Skip to content

CSS 的伪类选择器伪元素选择器,让 CSS 有了更为强大的功能。

伪类大家听的多了,伪元素可能听到的不是那么频繁,其实 CSS 对这两个是有区分的。

有个错误有必要每次讲到伪类都提一下,有时你会发现伪类元素使用了两个冒号 (:😃 而不是一个冒号 (😃,这是 CSS3 规范中的一部分要求,目的是为了区分伪类和伪元素,大多数浏览器都支持下面这两种表示方式。

通常而言,

css
#id:after{
 ...
}

#id::after{
...
}

符合标准而言,单冒号(:)用于 CSS3 伪类,双冒号(::)用于 CSS3 伪元素。

当然,也有例外,对于 CSS2 中已经有的伪元素,例如 :before,单冒号和双冒号的写法 ::before 作用是一样的。

所以,如果你的网站只需要兼容 webkit、firefox、opera 等浏览器或者是移动端页面,建议对于伪元素采用双冒号的写法,如果不得不兼容低版本 IE 浏览器,还是用 CSS2 的单冒号写法比较安全。

伪类选择器 :focus-within

言归正传,今天要说的就是:focus-within 伪类选择器。

它表示一个元素获得焦点,或,该元素的后代元素获得焦点。划重点,它或它的后代获得焦点

这也就意味着,它或它的后代获得焦点,都可以触发 :focus-within

:focus-within 的冒泡性

这个属性有点类似 Javascript 的事件冒泡,从可获焦元素开始一直冒泡到根元素 html,都可以接收触发 :focus-within 事件,类似下面这个简单的例子这样:

html
<div class="g-father">
    <div class="g-children">
        <input type="button" value="Button">
    </div>
</div>
css
html,
body,
.g-father,
.g-children {
    padding: 30px;
    border:1px solid #999;
}

input {
    ...
    &:focus {
        background: #00bcd4;
    }
}

html:focus-within {
    background: #e91e63;
}
body:focus-within {
    background: #ff5722;
}
.g-father:focus-within {
    background: #ffeb3b;
}
.g-children:focus-within {
    background: #4caf50;
}

就是这样:

这个选择器的存在,让 CSS 有了进一步的让元素持久停留在一种新状态的的能力。

下面几个例子,看看 :focus-within 可以提供什么能力,做些什么事情。

感应用户聚焦区域

它或它的后代获得焦点,这一点使得让感知获焦区域变得更大,所以,最常规的用法就是使用 :focus-within 感应用户操作聚焦区域,高亮提醒。

下面的效果没有任何 JS 代码:

这里是什么意思呢?:focus-within 做了什么呢?

  • 我们无须去给获焦的元素设置 :focus 伪类,而是可以给需要的父元素设置,这样当元素获焦时,我可以一并控制它的父元素的样式

核心思想用 CSS 代码表达出来大概是这样:

html
<div class="g-container">
    <div class="g-username">
        <input type="text" placeholder="user name" class="g_input" >
    </div>
    <div class="g-username">
        <input type="text" placeholder="code" class="g_input" >
    </div>
</div>
css
.g-container:focus-within {
    ...

    input {
        ....
    }
}

运用上面思想,我们可以把效果做的更炫一点点,在某些场景制作一些增强用户体验的效果:

TAB导航切换

现在又多了一种方式,利用了 :focus-within 可以在父节点获取元素获得焦点的特性,实现的TAB导航切换:

主要的思路就是通过获焦态来控制其他选择器,以及最重要的是利用了父级的 :not(:focus-within) 来设置默认样式:

css
.nav-box:not(:focus-within) {
    // 默认样式
}

.nav-A:focus-within ~ .content-box .content-A {
    display: block;
}

.nav-B:focus-within ~ .content-box .content-B {
    display: block;
}

配合 :placeholder-shown 伪类实现表单效果

:focus-within 一个人能力有限,通常也会配合其他伪类实现一些不错的效果。这里要再简单介绍的是另外一个有意思的伪类 :placeholder-shown

:placeholder-shown:The :placeholder-shown CSS pseudo-class represents any <input> or <textarea> element that is currently displaying placeholder text.

另外,划重点,这个伪类是仍处于实验室的方案。也就是未纳入标准,当然我们的目的是探寻有意思的 CSS 。

意思大概就是,当 input 类型标签使用了 placeholder 属性有了默认占位的文字,会触发此伪类样式。配合:not()伪类,可以再改变当默认文字消失后的样式,再配合本文的主角,我们可以实现表单的一系列效果。

CSS 代码大概呈现成这样:

css
.g-container {
    width: 500px;
    height: 60px;

    input {
        height: 100%;
        width: 100%;

        &:not(:placeholder-shown) {
            ...
        }

        &:placeholder-shown {
            ...
        }
    }

    &:focus-within {
        ...
    }
}

实际效果如下:

可以看到,上面的效果没有用到任何 JS,可以实现:

  1. 整个 input(包括父元素所在区域)获焦与非获焦样式控制
  2. placeholder 属性设置的文字出现与消失后样式控制

实现掘金登录动效切换

TIP

当前代码已经过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