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二叉树在面试实战中,花样非常多。本节只是个开头,在后面几个专题、包括最后的大厂真题实战环节中,我们都不会停止对二叉树相关考点的学习和探讨。

在本节,有以下三个命题方向需要大家重点掌握:

  • 迭代法实现二叉树的先、中、后序遍历
  • 二叉树层序遍历的衍生问题
  • 翻转二叉树


这三个方向对应的考题都比较经典。与此同时,解决这些问题涉及到的思路和编码细节,也会成为各位日后解决更加复杂的问题的基石。因此,虽然本节篇幅略长,但还是希望各位能够倾注耐心,给自己充分的时间去理解和消化这些知识。

“遍历三兄弟”的迭代实现

经过第5节的学习,相信各位已经将二叉树先、中、后序遍历的递归实现吃得透透的了。在使用递归实现遍历的过程中,我们明显察觉到,“遍历三兄弟”的编码实现也宛如孪生兄弟一样,彼此之间只有代码顺序上的不同,整体内容基本是一致的。这正是递归思想的一个重要的优点——简单。

这里的“简单”并不是说学起来简单。相反,结合笔者早期的读者调研来看,大部分同学都认为递归学起来让人很难受(这也是正常的)。
初学递归的人排斥递归,大部分是出于对“函数调用自身”这种骚操作的不适应。但只要你能克服这种不适应,并且通过反复的演练去吸收这种解题方法,你就会发现递归真的是个好东西。因为通过使用递归,我们可以把原本复杂的东西,拆解成非常简单的、符合人类惯用脑回路的逻辑。

这样说可能还是有点抽象,不过没关系,接下来我会讲解“遍历三兄弟”对应的迭代解法。等我们学完这坨东西之后,心怀疑惑的同学不妨拿迭代法的代码和第5节中递归法的代码比较一下,相信你会毫不犹豫地回头对递归说上一句“真香!”。

从先序遍历说起

题目描述:给定一个二叉树,返回它的前序(先序)遍历序列。

示例: 输入: [1,null,2,3]

1   
 \   
  2   
 /  
3

输出: [1,2,3]
进阶: 递归算法很简单,你可以通过迭代算法完成吗?

思路分析

注意最后那一行小字:“递归算法很简单,你可以通过迭代算法完成吗?”,对递归算法有疑问的同学,趁这个机会赶紧复习下第五小节,本节我们只讲迭代法。   
前面两个小节,我们一直在强调,递归和栈有着脱不开的干系。当一道本可以用递归做出来的题,突然不许你用递归了,此时我们本能的反应,就应该是往栈上想。   
  
在基于栈来解决掉这个题之前,我要先跟平时用 leetcode 刷题的各位强调一个常识。

现在大家回头看这道题目给我们的输入输出:输入看似是一个数组,实则不是。大家谨记,二叉树题目的输入只要没有额外强调,那么一般来说它都是基于这样的一个对象结构嵌套而来的:

javascript
function TreeNode(val) {
    this.val = val;
    this.left = this.right = null;
}

比如这样:

javascript
const root = {
  val: "A",
  left: {
    val: "B",
    left: {
      val: "D"
    },
    right: {
      val: "E"
    }
  },
  right: {
    val: "C",
    right: {
      val: "F"
    }
  }
};

话说回来,为啥题上给的不是对象,而是这样的一个数组呢:

javascript
[1,null,2,3]

这其实是一种简化的写法,性质跟咱们写伪代码差不多。它的作用主要是描述二叉树的值,至于二叉树的结构,我们以题中给出的树形结构为准:

javascript
1
  \
   2
  /
3


OK,了解了输入内容,现在再来看输出:

javascript
[1,2,3]

这里这个输出就简单多了,它是一个真数组。为什么可以判断它是一个真数组呢?因为题目中要求你输出的是一个遍历序列,而不是一个二叉树。因此大家最后需要塞入结果数组的不是结点对象,而是结点的值。

注意:       
以上的出参入参规律,是针对 leetcode 及其周边 OJ 来说的。OJ 中这样编写题目描述,是情理之中,因为 OJ 本身是支持多语言的,它只能对最通用的一部分信息进行透出。在面试场景下,不排除一些公司可能会贴心地把 JS 版本的出参和入参给出来,但更多的还是会直接复制粘贴 leetcode 或者其它一些算法书中的原题。如果你对题目的出参和入参有疑问,请大胆地对面试官说出你的困惑——没有一个正常面试官会在题目描述上为难你, 他比你更急切地想看到你刷刷写代码的英姿。

回到题目上来。我们接着栈往下说,题目中的出参是一个数组,大家仔细看这个数组,它像不像是一个栈的出栈序列?实际上,做这道题的一个根本思路,就是通过合理地安排入栈和出栈的时机、使栈的出栈序列符合二叉树的前序遍历规则。   

前序遍历的规则是,先遍历根结点、然后遍历左孩子、最后遍历右孩子——这正是我们所期望的出栈序列。按道理,入栈序列和出栈序列相反,我们似乎应该按照 右->左->根 这样的顺序将结点入栈。不过需要注意的是,我们遍历的起点就是根结点,难道我们要假装没看到这个根结点、一鼓作气找到最右侧结点之后才开始进行入栈操作吗?答案当然是否定的,我们的出入栈顺序应该是这样的:

  1. 将根结点入栈
  2. 取出栈顶结点,将结点值 push 进结果数组
  3. 若栈顶结点有右孩子,则将右孩子入栈
  4. 若栈顶结点有左孩子,则将左孩子入栈


这整个过程,本质上是将当前子树的根结点入栈、出栈,随后再将其对应左右子树入栈、出栈的过程。

重复 2、3、4 步骤,直至栈空,我们就能得到一个先序遍历序列。    
  

编码实现

javascript
/**
 * @param {TreeNode} root
 * @return {number[]}
 */
const preorderTraversal = function(root) {
  // 定义结果数组
  const res = []  
  // 处理边界条件
  if(!root) {
      return res
  }
  // 初始化栈结构
  const stack = [] 
  // 首先将根结点入栈
  stack.push(root)  
  // 若栈不为空,则重复出栈、入栈操作
  while(stack.length) {
      // 将栈顶结点记为当前结点
      const cur = stack.pop() 
      // 当前结点就是当前子树的根结点,把这个结点放在结果数组的尾部
      res.push(cur.val)
      // 若当前子树根结点有右孩子,则将右孩子入栈
      if(cur.right) {
          stack.push(cur.right)
      }
      // 若当前子树根结点有左孩子,则将左孩子入栈
      if(cur.left) {
          stack.push(cur.left)
      }
  }
  // 返回结果数组
  return res
};

异曲同工的后序遍历迭代实现

思路分析

后序遍历的出栈序列,按照规则应该是 左 -> 右 -> 根 。这个顺序相对于先序遍历,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根结点的位置从第一个变成了倒数第一个。   
如何做到这一点呢?与其从 stack 这个栈结构上入手,不如从 res 结果数组上入手:我们可以直接把 pop 出来的当前结点 unshift 进 res 的头部,改造后的代码会变成这样:

javascript
while(stack.length) {
  // 将栈顶结点记为当前结点
  const cur = stack.pop() 
  // 当前结点就是当前子树的根结点,把这个结点放在结果数组的头部
  res.unshift(cur.val)
  // 若当前子树根结点有右孩子,则将右孩子入栈
  if(cur.right) {
    stack.push(cur.right)
  }
  // 若当前子树根结点有左孩子,则将左孩子入栈
  if(cur.left) {
    stack.push(cur.left)
  }
}

大家可以尝试在大脑里预判一下这个代码的执行顺序:由于我们填充 res 结果数组的顺序是从后往前填充(每次增加一个头部元素),因此先出栈的结点反而会位于 res 数组相对靠后的位置。出栈的顺序是 当前结点 -> 当前结点的左孩子 -> 当前结点的右孩子 ,其对应的 res 序列顺序就是 右 -> 左 -> 根 。这样一来, 根结点就成功地被我们转移到了遍历序列的最末尾。
现在唯一让人看不顺眼的只剩下这个右孩子和左孩子的顺序了,这两个孩子结点进入结果数组的顺序与其被 pop 出栈的顺序是一致的,而出栈顺序又完全由入栈顺序决定,因此只需要相应地调整两个结点的入栈顺序就好了:

javascript
// 若当前子树根结点有左孩子,则将左孩子入栈
if(cur.left) {
  stack.push(cur.left)
}  
// 若当前子树根结点有右孩子,则将右孩子入栈
if(cur.right) {
  stack.push(cur.right)
}

如此一来,右孩子就会相对于左孩子优先出栈,进而被放在 res 结果数组相对靠后的位置, 左 -> 右 ->根 的排序规则就稳稳地实现出来了。   
  
我们把以上两个改造点结合一下,就有了以下代码:   

编码实现

javascript
/**
 * @param {TreeNode} root
 * @return {number[]}
 */
const postorderTraversal = function(root) {
  // 定义结果数组
  const res = []  
  // 处理边界条件
  if(!root) {
      return res
  }
  // 初始化栈结构
  const stack = [] 
  // 首先将根结点入栈
  stack.push(root)  
  // 若栈不为空,则重复出栈、入栈操作
  while(stack.length) {
      // 将栈顶结点记为当前结点
      const cur = stack.pop() 
      // 当前结点就是当前子树的根结点,把这个结点放在结果数组的头部
      res.unshift(cur.val)
      // 若当前子树根结点有左孩子,则将左孩子入栈
      if(cur.left) {
        stack.push(cur.left)
      }  
      // 若当前子树根结点有右孩子,则将右孩子入栈
      if(cur.right) {
        stack.push(cur.right)
      }
  }
  // 返回结果数组
  return res
};

思路清奇的中序遍历迭代实现

思路分析

经过上面的讲解,大家会发现先序遍历和后序遍历的编码实现其实是非常相似的,它们遵循的都是同一套基本框架。那么我们能否通过对这个基本框架进行微调、从而同样轻松地实现中序遍历呢?   
答案是不能,为啥不能?因为先序遍历和后序遍历之所以可以用同一套代码框架来实现,本质上是因为两者的出栈、入栈逻辑差别不大——都是先处理根结点,然后处理孩子结点。而中序遍历中,根结点不再出现在遍历序列的边界、而是出现在遍历序列的中间。这就意味着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再将根结点作为第一个被 pop 出来的元素来处理了——出栈的时机被改变了,这意味着入栈的逻辑也需要调整。这一次我们不能再通过对 res 动手脚来解决问题,而是需要和 stack 面对面 battle。     
  
中序遍历的序列规则是 左 -> 中 -> 右 ,这意味着我们必须首先定位到最左的叶子结点。在这个定位的过程中,必然会途径目标结点的父结点、爷爷结点和各种辈分的祖宗结点:

  
 
途径过的每一个结点,我们都要及时地把它入栈。这样当最左的叶子结点出栈时,第一个回溯到的就是它的父结点:

有了父结点,就不愁找不到兄弟结点,遍历结果就变得唾手可得了~     
基于这个思路,我们来写代码:  

编码实现

javascript
/**
 * @param {TreeNode} root
 * @return {number[]}
 */
const inorderTraversal = function(root) {
  // 定义结果数组
  const res = []  
  // 初始化栈结构
  const stack = []   
  // 用一个 cur 结点充当游标
  let cur = root  
  // 当 cur 不为空、或者 stack 不为空时,重复以下逻辑
  while(cur || stack.length) {
      // 这个 while 的作用是把寻找最左叶子结点的过程中,途径的所有结点都记录下来 
      while(cur) {
          // 将途径的结点入栈
          stack.push(cur)  
          // 继续搜索当前结点的左孩子
          cur = cur.left  
      }
      // 取出栈顶元素
      cur = stack.pop()  
      // 将栈顶元素入栈
      res.push(cur.val)  
      // 尝试读取 cur 结点的右孩子
      cur = cur.right
  }
  // 返回结果数组
  return res
};

编码复盘

读完这段编码示范,一部分同学可能已经开始懵逼了:看着前面给出的思路分析,似乎完全写不出上面这样的代码啊!所以这段代码到底在干嘛???   
如果你没有这样的困惑,说明你是一位悟性比较高的同学,可以直接跳过编码复盘部分往下读了(btw给你点个赞~)。   
实不相瞒,如果你是初学者,这段代码可能确实需要大家在脑内反复运行、反复跑 demo 才能理解其中的逻辑。为了加快这个过程,我把其中看上去稍微拐弯抹角一点的逻辑摘出来,给大家点拨一下:

  1. 两个 while :内层的 while 的作用是在寻找最左叶子结点的过程中,把途径的所有结点都记录到 stack 里。记录工作完成后,才会走到外层 while 的剩余逻辑里——这部分逻辑的作用是从最左的叶子结点开始,一层层回溯遍历左孩子的父结点和右侧兄弟结点,进而完成整个中序遍历任务。
  2. 外层 while 的两个条件: cur 的存在性和stack.length 的存在性,各自是为了限制什么?
    1. stack.length 的存在性比较好理解, stack 中存储的是没有被推入结果数组 res 的待遍历元素。只要 stack 不为空,就意味着遍历没有结束, 遍历动作需要继续重复。
    2. cur 的存在性就比较有趣了。它对应以下几种情况:
      1. 初始态, cur 指向 root 结点,只要 root 不为空, cur 就不为空。此时判断了 cur 存在后,就会开始最左叶子结点的寻找之旅。这趟“一路向左”的旅途中, cur 始终指向当前遍历到的左孩子。
      2. 第一波内层 while 循环结束, cur 开始承担中序遍历的遍历游标职责。 cur 始终会指向当前栈的栈顶元素,也就是“一路向左”过程中途径的某个左孩子,然后将这个左孩子作为中序遍历的第一个结果元素纳入结果数组。假如这个左孩子是一个叶子结点,那么尝试取其右孩子时就只能取到 null ,这个 null 的存在,会导致内层循环 while 被跳过,接着就直接回溯到了这个左孩子的父结点,符合 左->根  的序列规则
      3. 假如当前取到的栈顶元素不是叶子结点,同时有一个右孩子,那么尝试取其右孩子时就会取到一个存在的结点。 cur 存在,于是进入内层 while 循环,重复“一路向左”的操作,去寻找这个右孩子对应的子树里最靠左的结点,然后去重复刚刚这个或回溯、或“一路向左”的过程。如果这个右孩子对应的子树里没有左孩子,那么跳出内层 while 循环之后,紧接着被纳入 res 结果数组的就是这个右孩子本身,符合 根->右 的序列规则


结合上面的分析,大家会不会觉得中序遍历迭代法的这一通操作非常奇妙呢?短短的几行代码,里面竟然藏着这么广阔的乾坤,牛x、牛x。   
作为初学者,即便第一次写不出来上面的解法,也没什么好丧气的——大家谨记,关于二叉树的先、中、后序遍历,你对自己的要求应该是能够默写,也就是说要对上面这些逻辑充分熟悉、深刻记忆。   
在熟悉和记忆的过程中,你会渐渐地对这些乍一看似乎很巧妙的操作产生一种“这也很自然嘛”的感觉,这种感觉就意味着你对这个思路的充分吸收。还是那句话,千万不要以为理解就是终点,你需要做的是记忆!记忆!理解是一种感觉,记忆却能保证你在做题时一秒钟映射到具体的套路和代码——只有靠自己的双手写出来的代码,才是最可靠的伙伴。  

层序遍历的衍生问题

DFS 和 BFS 这一节,我们已经讲过了二叉树层序遍历的实现方法。层序遍历本本身难度不大,但一想到这是一个关键考点,出题这帮人就每天绞尽脑汁地想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。于是,就有了我们眼下这个命题方向——层序遍历的衍生问题。  
对于这类问题,我们接下来会讲最有代表性的一道作为例题。各位只要能吃透这一道的基本思路,就能够轻松地在类似的变体中举一反三(例题请大家好好把握,在大厂真题训练环节,我会给出一道变体来检验各位的学习效果)。  

题目描述:给你一个二叉树,请你返回其按 层序遍历 得到的节点值。 (即逐层地,从左到右访问所有节点)。

示例: 二叉树:[3,9,20,null,null,15,7],

  3
 / \
9  20
  /  \
 15   7

返回其层次遍历结果:
[
 [3],
 [9,20],
 [15,7]
]

思路分析

层序遍历没有那么多幺蛾子,大家看到层序遍历就应该条件反射出 BFS+队列  这对好基友。所谓变体,不过是在 BFS 的过程中围绕结果数组的内容做文章。   
拿这道题来说,相对于我们 14 节中讲过的层序遍历基本思路,它变出的花样仅仅在于要求我们对层序遍历结果进行分层。也就是说只要我们能在 BFS 的过程中感知到当前层级、同时用不同的数组把不同的层级区分开,这道题就得解了。   

如何做到这一点?大家需要知道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:我们在对二叉树进行层序遍历时,每一次 while 循环其实都对应着二叉树的某一层。只要我们在进入while循环之初,记录下这一层结点个数,然后将这个数量范围内的元素 push 进同一个数组,就能够实现二叉树的分层。

编码实现

javascript
/**
 * @param {TreeNode} root
 * @return {number[][]}
 */
const levelOrder = function(root) {
    // 初始化结果数组
    const res = []  
    // 处理边界条件
    if(!root) {
        return res
    }  
    // 初始化队列
    const queue = []   
    // 队列第一个元素是根结点
    queue.push(root)  
    // 当队列不为空时,反复执行以下逻辑
    while(queue.length) {
        // level 用来存储当前层的结点
        const level = []  
        // 缓存刚进入循环时的队列长度,这一步很关键,因为队列长度后面会发生改变
        const len = queue.length  
        // 循环遍历当前层级的结点
        for(let i=0;i<len;i++) {
            // 取出队列的头部元素
            const top = queue.shift()  
            // 将头部元素的值推入 level 数组
            level.push(top.val)
            // 如果当前结点有左孩子,则推入下一层级
            if(top.left) {
                queue.push(top.left)
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// 如果当前结点有右孩子,则推入下一层级
            if(top.right) {
                queue.push(top.right)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        // 将 level 推入结果数组
        res.push(level)
    }
    // 返回结果数组
    return res
};

翻转二叉树

翻转二叉树是一个非常经典的问题。之前有一个关于这道题的笑话,说是Homebrew的作者去面 Google,结果因为不会翻转二叉树被挂掉了。Google 在给这位大佬的拒信中写道:

我们90%的工程师使用您编写的软件(Homebrew),但是您却无法在面试时在白板上写出翻转二叉树这道题,这太糟糕了。

这个故事之所以是个笑话,是因为翻转二叉树在算法面试中实在太常见了——只要你准备算法面试,你就不得不做这个题。在面试中做不出这道题的同学,会给面试官留下基础不牢的糟糕印象。

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搞定这道翻转二叉树,成为比homebrew作者更懂算法面试的人(逃

题目描述:翻转一棵二叉树。

示例:
输入:

     4
   /   \
  2     7
 / \   / \
1   3 6   9

输出:

     4
   /   \
  7     2
 / \   / \
9   6 3   1

思路分析

这道题是一道非常经典的递归应用题。
一棵二叉树,经过翻转后会有什么特点?答案是每一棵子树的左孩子和右孩子都发生了交换。既然是“每一棵子树”,那么就意味着重复,既然涉及了重复,就没有理由不用递归。

于是这道题解题思路就非常明确了:以递归的方式,遍历树中的每一个结点,并将每一个结点的左右孩子进行交换。

编码实现

js
/**
 * @param {TreeNode} root
 * @return {TreeNode}
 */
const invertTree = function(root) {
    // 定义递归边界
    if(!root) {
        return root;
    }
    // 递归交换右孩子的子结点
    let right = invertTree(root.right);
    // 递归交换左孩子的子结点
    let left = invertTree(root.left);
    // 交换当前遍历到的两个左右孩子结点
    root.left = right;
    root.right = left;
    return root;
};

(阅读过程中有任何想法或疑问,或者单纯希望和笔者交个朋友啥的,欢迎大家添加我的微信xyalinode与我交流哈~)